第二天一早,王景行送俩人去机场坐飞机之后,立马返回四合院。
把门反锁好,来到凉亭处仔细观察。
石桌石凳是活动的,虽然比较重,但王景行用尽全力,勉强还能挪动。
之后是石桌
用钢钎撬开挪到旁边。
地下是一层二十厘米左右的土层。
而且夯得非常结实。
王景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清理掉。
地下居然还有一层石板。
应该是四合院最早建设时候的地板。
石板表面都已经被磨得非常光滑。
王景行继续撬开石板。
露出一个一米见方的洞口。
洞口下半米左右,是一层层的石台阶。
王景行等通风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才拿着强光手电筒跳下去。
沿着台阶走下去。
台阶不多,也就斜斜往下走了大概十来米。
就来到一个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地下室。
王景行估计这个地下室对应的位置就在假山下。
王景行知道这处四合院所在位置在清初是多尔衮的行宫。
内心是抱有很大期待的。
毕竟多尔衮是清初非常重要的的核心人物。
从最初的随皇太极征战四方,功勋卓著。
到后面辅佐顺治帝即位,以摄政王身份实际掌控朝政。
决策入关、定都京城、稳定中原局势等一系列巩固清朝统治的重大政治、军事举措都是出自多尔衮之手。
却在39岁时猝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身后荣辱多变。
这种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关键人物,而且还是猝死的。
王景行相信他如果藏有宝贝,东西肯定堆积如山。
但来到地下室,却只看到寥寥几个箱子。
还挺失望的。
打开第一个箱子,是满满一箱的金瓜子。
金瓜子的历史很早,最早的实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本质上其实是碎金的一种,与金锞子类似,都曾经作为货币在民间流通。
但是到了清朝,随着皇权的空前集中,金瓜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形态和用途也逐渐规范化。
成为皇帝的专属之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皇帝通常会将金瓜子赏赐给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臣和诞下龙嗣的嫔妃,以此来表达对他们的嘉奖和认可。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皇帝每次赏赐金瓜子的数量通常只有三到九颗。
即使是像张廷玉这样位高权重、历经三朝的重臣,一生所得的金瓜子也仅有一小罐。
第二个箱子更大,王景行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套非常完整的盔甲。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