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长崎港。
“报——!”
一名倭国武士跌跌撞撞冲进大殿,“平大人,不好了!宋军舰队已突破防线,正向长崎逼近!"
大殿内,倭国权臣平清盛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什么?!宋军竟敢真的打上门来?”
他快步走到海图前,咬牙切齿:“传令全军备战!所有战船集结,务必在海上拦住宋军!”
武士领命而去。
长崎港内顿时一片混乱。
数百艘战船仓促起锚,水手们手忙脚乱地调整风帆,武士们慌乱地搬运箭矢和火油。
“快!快!”
平清盛站在旗舰"旭日丸"的船楼上,声嘶力竭地咆哮,"宋军只有三百艘船,我们几倍于敌!”
海面上,倭国战船如蝗虫般涌出港口,黑压压地遮蔽了海平线。
平清盛眯起眼睛,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宋军舰队,嘴角勾起一抹狞笑:“传令各船,包围宋军!”
……
东海之上,碧波万顷。
宋军三百艘战船列阵前行,旌旗猎猎,刀枪如林。
旗舰"定远号"的船楼上,李世民负手而立,猩红披风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他眯起眼睛,眺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海平线。
“报——!”
一名传令兵快步跑来,单膝跪地,“启禀陛下,前方哨船发现倭国主力舰队,数量不下千艘!”
站在一旁的李宝闻言,眉头微皱:“陛下,倭寇倾巢而出,数量远超我军。”
李世民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传令全军,按'雁形阵'展开,火炮准备。”
李宝肃然领命,转身对旗手喝道:“升战旗!全军备战!”
随着号角声响起,宋军舰队迅速变换阵型。
三百艘战船如大雁展翅般向两侧展开,形成一道弧形战线。
每艘战船的船首炮口缓缓打开,黑洞洞的炮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赵构站在李世民身侧,兴奋地摩拳擦掌:“皇兄,让臣弟带一队战船冲阵吧!”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急什么?”
李世民指向远处逐渐逼近的倭国舰队,“看到那艘最大的船了吗?那应该是平清盛的旗舰。擒贼先擒王,待会儿有你表现的机会。”
赵构顺着李世民手指方向望去。
只见倭国舰队如蝗虫般铺天盖地而来,最前方一艘巨大的战船上,一面绣着金色太阳的旗帜格外醒目。
“皇兄放心,”赵构握紧腰间宝剑,“臣弟定将平清盛的人头献于御前!”
李世民轻笑一声,没有答话,目光重新投向海面。
倭国舰队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船上武士们狰狞的面容。
他们挥舞着倭刀,发出野兽般的嚎叫,试图在气势上压倒宋军。
“陛下,”李宝沉声道,“倭寇已进入火炮射程。”
李世民微微颔首:“开火。”
“开火!”李宝一声令下。
“轰!轰!轰!”
宋军舰队前排五十艘战船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划过海面,如雨点般砸向倭国舰队。
“砰!砰!”
炮弹在倭国船队中炸开,木屑飞溅,火光冲天。
一艘倭船直接被炸成两截,缓缓沉入海中。
另一艘船的桅杆被拦腰炸断,重重砸在甲板上,压死数名武士。
“八嘎!”
平清盛站在"旭日丸"船楼上,脸色铁青,“宋军的火器竟如此厉害!”
他转身对身旁武士吼道:“传令,派火船队出击!烧毁宋军旗舰!”
倭国舰队中,二十艘装满火油和干草的小船被推出。
敢死队点燃船上的火把,驾船直冲宋军舰队。
“陛下!”
李宝急声道,“倭寇派出火船!”
李世民目光如电,迅速扫视海面:“传令两翼战船,小炮准备!”
李宝立刻挥动令旗,旗语兵迅速打出旗号。
宋军舰队两翼的轻型战船上,炮手们动作麻利地装填火药,插入引线,塞入拳头大小的震天雷。
“预备——”
炮长高声呼喊。
二十艘倭寇火船借着风势急速逼近,船头的火焰已经窜起一丈多高。
“放!”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