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商议间,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风尘仆仆的驿卒冲入大殿,单膝跪地:“报——!邕州急奏!高氏已封锁大理各处关隘,并派兵袭扰我边境!”
李世民拍案而起,眼中寒光迸射:“好个高氏,找死!”
“传朕口谕,命吴麟不必再等圣旨,立即进军!凡抵抗者,杀无赦!”
“再飞鸽传书给西疆王耶律大石,让他陈兵吐蕃边境,以防吐蕃趁火打劫!”
众臣肃然领命,殿内气氛肃杀如铁。
……
偏殿内,檀香袅袅。
段正严一改方才朝堂上的悲怆,正拉着赵佶的手,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道兄,听说贤侄从倭国带回来不少绝色?”
赵佶顿时眉飞色舞,捻着胡须笑道:“嘿嘿!十二个倭国贵女,个个肤若凝脂...”
“爹爹!”
赵楷刚端茶进来,闻言差点打翻茶盏,“段叔父舟车劳顿,您怎么...”
“无妨无妨!”
段正严摆摆手,突然压低声音,“可有擅长茶道的?我府上那几个滇南丫头,煮茶总欠些火候。”
赵构刚迈进门槛就听见这句,立刻凑过来:“段叔父放心!那个藤原家的嫡女,点茶手法堪称一绝!”
“妙啊!”
段正严拍案叫绝,转头对赵佶挤眼,“道兄今晚可得让我开开眼界。”
角落里,年仅十四岁的段正兴捧着茶盏,似懂非懂地看着几个长辈。
他目光扫过赵构腰间晃动的倭国香囊,那上面绣着的浮世绘图案让他耳根微红。
“段叔父。”
李世民的声音突然从殿外传来。
众人回头,只见皇帝不知何时已站在廊下,嘴角噙着无奈的笑意。
段正严连忙起身行礼,却被李世民一把扶住:“叔父不必多礼。”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刚刚还在忧国忧民,转眼就打听倭女的大理国王,不禁摇头失笑——这段叔父的心还真大,简直跟爹爹臭味相投。
不过转念一想,如今大理皇室亲眷都已安全抵达成都府,段正严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此刻的他,反倒像卸下了三十年重担般,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陛下...”段正严有些讪讪。
赵佶却满不在乎地揽住老友肩膀:“桓儿,你段叔父这一路担惊受怕的,今晚可得好好给他压压惊!”
李世民看着父亲和段正严勾肩搭背的模样,无奈地摇头笑道:“爹爹和段叔父许久未见,是该好好叙叙旧。”
李世民转向段正严,正色道:“不过段叔父放心,朕已命吴麟即刻发兵大理,定会尽快平定高氏叛乱。”
段正严感激地拱手:“有陛下这句话,老臣就安心了。”
赵构突然插嘴:“皇兄,不如让臣弟也去西南走一趟?”
李世民瞪他一眼:“胡闹!你当打仗是儿戏吗?”
赵构讪讪地缩了缩脖子。
赵佶拍了拍段正严的肩膀:“段兄,今晚咱们不醉不归!桓儿,你也一起来!”
李世民正要推辞,忽然想起什么,“爹爹和段叔父先叙旧,儿臣晚些时候再来。”
说着,他朝赵楷使了个眼色。
赵楷会意,立刻上前搀住段正严:“段叔父,小侄带您去沐浴更衣,这一路风尘仆仆...”
待众人散去,李世民快步走向后宫。
......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