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
还真别说,你这烤土豆片子好吃诶!
这咋做的?
这上面除了盐,还撒的啥调料?”
“这我哪知道啊!
我要是知道这个,我还用的着东奔西跑吗?
我早就自己也开个作坊,直接卖零食赚大钱了,没准儿还能赚米国人的钱,给国家创汇做贡献呢。”
李堃没好气的白了对方一眼,可为了业务他又赶紧调整好情绪,继续跟对方沟通。
“诶,你这土豆片子咋卖的?
要是便宜的话我买点儿,回去给我小儿子吃去。”
“想啥呢,这么紧俏的东西我哪有富余的。
要不是跟你问路,跟你这个同志投缘,我咋会请你尝这个。
我这都是给兄弟送的货,他还得在城南那边儿摆摊卖这个呢,你可不知道我那兄弟靠这零食多赚钱。
所以我可没富余的给你……”
李堃虽是第一次这么跑业务,但他毕竟常年摆摊跟人打交道,所以沟通起来一点儿都不怵。
大不了就多跟几个人谈谈呗,反正除了时间之外,他根本没任何损失。
零食试吃有廖永明提供,公交车费廖永明能报销,甚至每天出去跑业务还有餐补。
李堃这帮人就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所以这活儿干的,也是真积极。
几天下来,李堃这帮人还真谈下来好几笔合作。
虽然最一开始都是小合作,那些摊主进货的量都很小。
可不要紧,这不才刚开始嘛。
两方之前根本没有合作基础,更没有信任可言,人家能少量进货卖个试试就已经很不错了。
想必用不了多久,那帮人就都能变成回头客,主动上门找他们进货。
到那时候,李堃他们这帮人岂不是就能像廖永明廖哥一样了?!
业务自己主动上门,提成月月自动送进他们的口袋?!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反而会成为积累,让他们以后越干越轻松。
这日子,真是越干越有盼头。
“李堃,按廖哥说的提成……标准,你今天能拿多少钱?
嚯!
这才刚开始干就一天两块五,那要是咱干上一年,这么多业绩积累起来,那提成了得么?!
小宋,你今天能拿多少?
……”
虽说之前各个国营工厂也都设置了业务岗,可那些业务人员端着工厂的铁饭碗,却跟李堃这帮业务员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积极性。
廖永明这种工作制度一出,简直就是为当业务的人,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让他们即使不去创业,也能有暴富成为万元户的机会。
而且这样的机会还很大。
反正刚到9月底,李堃这帮人就已经差不多,把省城这边合作的摊主都给找好了。
不管是城东、城南、城西还是城北,每个地方都有固定的几个人,专门卖廖永明提供的零食、扣子、背包、鱼干虾干、风铃、刮皮刀等等货物的摊主。
而李堃这帮人都不用廖永明要求,就开始积极主动的要去与省城紧挨着的d市去开展新业务了。
所以,当廖永明坐着赵海涛开的货车回A市拿货时,赵海涛是真坐不住了。
原本他觉得当一辈子的货车司机挺好。
有一门厉害的技术,工资也比其他岗位的人要高,不管到哪都受人尊敬,想找媳妇儿也容易的多。
可这一个月,他除了教廖永明的二姐夫陆泽学开车,教李堃那帮人学开车,来回跑省城与A市运货外。
他还天天受李堃那帮人的刺\/激。
这让他越来越有点儿受不了了。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