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呢,小救在苏培盛没有喊她的时候,作为他的系统,总得找点事情来做吧。她可不像苏培盛那样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处理各种宫廷琐事。于是,她就把《甄嬛传》和《如懿传》都看了一遍,顺便还在网上冲了个浪。她的眼睛在屏幕上快速扫过,手指灵活地在光幕上敲击,仿佛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有人对《如懿传》进行了评价,称其为“大如体面文学”。具体表现就是网友们会模仿剧中角色那种“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维持体面”的矫情式表达或行为。小救看到这些评价时,忍不住笑出声来,觉得这种说法既有趣又贴切。她甚至自己也模仿了几句,觉得非常有意思。
小救可能是受到了这种评价的影响,所以下意识地就喊出了“大如”这个昵称。她当时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趣,也很符合如懿的性格。然而,当她看到苏培盛露出疑惑的表情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说漏了嘴。她的心中猛地一惊,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不过,她可不想让苏培盛发现这一点,因为如果被主神知道了,她肯定会受到惩罚的!主神对系统的管理非常严格,任何违反规定的举动都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小救可不想因为一时的口快而惹祸上身。所以,她赶紧想办法转移话题,希望苏培盛不要再追问下去了。
还好,苏培盛一直都很会看人脸色,他似乎察觉到了小救的意图,并没有继续追问。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样。看来我真是落伍了,连这些新鲜的说法都不知道。”
小救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眼神中透着一丝庆幸。她心想:“好险啊!还好苏培盛比较懂事,不然我可就惨啦!”她微微一笑,心中暗暗庆幸自己成功地转移了话题。
然而,苏培盛却认为龙袍并非必需品,因为其来源难以解释清楚。他的眼神微微闪烁,似乎在权衡着每一个细节。龙袍毕竟是皇权的象征,随意转移这样的物品,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和麻烦。他思索片刻后,对小救说道:“无需准备龙袍了,目前的关键在于让弘历与青樱产生嫌隙,如此方能达成我们的目标!”
苏培盛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在阐述一个不可动摇的计划。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仿佛已经看到了事情的走向。他继续说道:“嗯……有主意了,我先去邀请弘历过来。在青樱尚未抵达之前,弘历必定会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青樱身上。”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信,仿佛已经掌握了弘历的性格和行为模式。苏培盛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待到那时,你设法阻上夏刈找青樱的脚步,让青樱迟一步到。等到青樱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听到四皇子的诋毁她的话,我就不信听到这些事情的青樱还会继续帮四皇子弘历!”
小救听到苏培盛的计划,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她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好主意!这样一来,青樱和弘历之间的关系必然会破裂,而我们也能趁机掌控局面。”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计划成功的画面。
苏培盛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一丝满意。他知道,小救的配合是成功的关键。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那就这么定了。我去邀请弘历,你这边负责拖延夏刈。记住,一定要让青樱在最合适的时机听到那些话。”
小救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宿主,我会处理好的。”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信,仿佛已经胸有成竹。
小救听闻此言,立即点头表示赞同。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准备去执行这个计划。她的身影迅速而轻盈的消失在了苏培盛面前,去处理她所负责的部分。苏培盛看着小救离去的身影,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微微叹了口气,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无奈。
他原本只是打算处理舒舒觉罗氏,没想到事情却越扯越大,牵扯出了这么多复杂的关系和问题。苏培盛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他原本以为事情会简单一些,但如今却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局面,实在令人头疼不已。
不过,经过这番深思熟虑,苏培盛意识到圆明园之行势在必行。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断,仿佛已经看到了事情的走向。毕竟,舒舒觉罗氏不出半个月便会成为皇上的人。这一点,苏培盛心里非常清楚。他知道,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事情可能会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没过多久,苏培盛便如一阵风般地赶到了弘历的乾西五所。他的脚步轻快而急促,仿佛时间对他来说异常宝贵。这座宫殿位于紫禁城的西北角,是皇子们的居所。由于皇子的住所不能被称为“宫”,只能被称为“所”,因此这里被称为“乾西五所”。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朴素,但宫殿本身的气势却丝毫不逊色。
乾西五所的位置十分特殊,它位于御花园的东西两侧,东西六宫的北端,与乾东五所相对应。这种布局仿佛是宫廷的一种巧妙安排,既体现了对称美,又彰显了皇子们的特殊地位。整个宫殿由五组并列的三进院落组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每一组院落都自成一体,却又相互呼应,仿佛是五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紫禁城的西北角。
走进乾西五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砖铺就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精美的石碑,上面刻着“乾西五所”四个大字。广场四周,古树参天,绿叶如盖,仿佛在为这座宫殿遮挡着烈日。沿着广场向前走去,便是第一进院落。院落的正中是一座高大的正殿,正殿的屋顶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庄严肃穆。正殿的两侧是东西配殿,配殿的建筑风格与正殿相呼应,显得和谐而统一。
按照宫廷规定,皇子们白天需要到尚书房念书,放学后则回到各自的住所。这种安排既保证了皇子们的学习,又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修身养性。只有当他们成年后,才会被赐予封号,并搬到内务府分配给他们的府邸居住。这是宫廷的一种传统,也是对皇子们成长的一种认可。
然而,四皇子弘历却并不受皇上的宠爱。尽管他早已成年,但仍然住在乾西五所里,迟迟未能获得封号和府邸。这一点,从他的住所就可以看出。他的住所虽然整洁,但却显得有些冷清,与那些受宠的皇子们的住所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只有皇上自己才知道。是弘历的性格不合皇上心意,还是他的行为让皇上不满?这些问题,恐怕只有在深宫的某个角落里,才能找到答案。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