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其他小说>人间温婉:素心已敬山河月> 第497章 文化传承,功在千秋 (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7章 文化传承,功在千秋 (完)(2 / 2)

在刺绣坊,考察团成员们屏住呼吸,看着绣娘手持细如发丝的银针,在绸缎上穿梭。

“这是‘铺、齐、密、匀’的平针绣法。”温婉轻声讲解,“每平方厘米的布料上,要绣出1200余针,才能呈现出细腻的质感。”

一位局长忍不住凑近,却见绣娘突然停下,将刚绣好的部分拆了重来:“针脚歪了半毫米,必须返工。”

在木雕馆,83岁的老匠人陈德顺正手把手教徒弟“三雕一琢”技艺。

他布满老茧的手握着刻刀,在木料上翻飞,木屑如雪花般飘落。

“这是宋代的缠枝纹,”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每根线条都要一气呵成,就像书法里的笔意连贯。”

考察团中有人举起手机拍摄,却被老人严肃制止:“先别看镜头,用心看木头说话。”

最震撼的是数字化展厅。

大屏幕上,三维动画生动展示着从周代到民国的婚服演变,观众只需轻点触摸屏,就能360度旋转查看每件服饰的工艺细节。

“我们与华清大学数字艺术系合作开发了非遗数据库,”温婉介绍道,“现在已经收录了387项传统技艺的高清教学视频,连失传已久的明代‘缉线绣’技法,都通过老艺人的口述还原了操作流程。”

考察结束时,夕阳给建筑群的飞檐镀上一层金边。

一位来自北方的文旅局长握着温婉的手感慨:“以前总想着复制成功经验,现在才明白,真正的传承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让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生根发芽。”

远处传来悠扬的铜铃声,风拂过屋檐下的风铃,仿佛在回应着这份感悟。

与此同时,京都的国家文旅部会议室里,《关于建立全国非遗活化创新示范基地的提议》正式通过审议。

当决议文本送达景老案头时,他取出珍藏的狼毫毛笔,在文件扉页郑重写下:文化传承,功在千秋;守正创新,方得始终。

窗外,玉兰花开得正盛,洁白的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偶有一两片飘落,落在文件上,宛如传统文化复兴路上的点点印记。

……

(正文完)

pS:明天开始更新番外,大体内容如下:

1江洛明和温婉亲生父母的结局

2六一和弟弟们日常

3江可为和六一的结局

4温婉最终结局

5程瑾瑜的前世今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