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暗涌:部署争议与敌军突袭
夜色如墨,汤恩伯指挥部内气氛凝重,油灯的火苗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将众人的身影投射在墙上,影影绰绰,如同他们此刻复杂的心情。
就在众人刚刚敲定预备队部署方案,准备散会之时,一名士兵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大声报告:“报告!侦察兵发现日军在据点集结了大量兵力,还调动了不少重型装备!”
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心头。汤恩伯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当机立断下令:“立刻按照刚才的方案,通知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李云龙握紧腰间的手枪,眼神中燃起熊熊战意,大声喊道:“小鬼子,来吧!老子正等着痛痛快快打一场呢!”史迪奇也迅速投入作战任务的安排中,指挥部内顿时忙碌起来。
然而,当众人冷静下来开始审视当前局势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史迪奇眉头紧锁,盯着作战地图,缓缓开口道:“不太行,因为386团和714团在固守,现在动恐怕会打乱整个防线布局。”
他的话让原本就紧张的氛围愈发压抑。李云龙一听,顿时急了,大步走到史迪奇面前,瞪着眼睛说道:“老史,这都火烧眉毛了,不动预备队,等小鬼子打过来,咱们防线被突破了怎么办?”
史迪奇耐心解释:“老李,你先别急。你看,386团现在所在的主防线左翼,经过这段时间的加固,防御工事已经相当完备,士兵们也都进入了最佳防守状态。如果此时调动他们,不仅会让士兵们疲于奔命,而且防线会出现短暂的空虚,日军要是抓住这个机会发动攻击,后果不堪设想。714团那边也一样,他们在丘陵地带设伏,地形对他们极为有利,一旦离开,就失去了天然的优势,日军要是从山地迂回包抄,我们将陷入被动。”
汤恩伯听了史迪奇的分析,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史迪奇说得有道理,但日军集结重兵,肯定是有大动作,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周剑鸣,你再仔细说说你勘察的地形,看看有没有其他可利用之处。”
周剑鸣再次摊开地形图,指着上面说道:“长官,除了之前提到的丘陵地带,在防线右侧,还有一条蜿蜒的河流。河水虽然不深,但水流湍急,河岸陡峭,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不过,目前我们在那边的兵力部署相对薄弱,只有一个营的兵力驻守。”
老杨挠了挠头,说道:“那要是把预备队调到那边,增强防御,可行不?”史迪奇却摇头否定:“不行,那边地形狭窄,大部队展开困难,而且距离日军集结地较远,等预备队赶到,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副官突然想起之前提议的信鸽传递消息的办法,说道:“长官们,我们或许可以利用信鸽尽快了解日军的动向,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部署。而且,我们可以先让驻守在防线周边的小股侦察部队,尽可能靠近日军据点,一旦发现日军的行军路线,就立刻通过信鸽传递消息回来。”
汤恩伯觉得这办法可行,于是马上安排下去。
很快,一批经过训练的信鸽被分发到各个侦察部队手中。然而,就在侦察部队准备行动时,意外发生了。
一名士兵在给信鸽佩戴特制脚环时,不小心让一只信鸽受惊飞走了。众人心中一惊,担心这只信鸽会暴露他们的计划。李云龙气得直跺脚:“你个兔崽子,关键时刻掉链子!”
好在有惊无险,那只信鸽并没有飞到日军据点,而是在附近的山林中盘旋了一会儿后又飞了回来。众人松了一口气,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在日军据点内,指挥官正盯着沙盘,嘴角挂着阴森的笑容。
他精心策划的阴谋即将展开,这次他不仅集结了大量兵力和重型装备,还制定了声东击西的战术。
他准备先在正面防线发动猛烈攻击,吸引中国军队的主力,然后派遣一支精锐部队从防线后方的一条隐秘小路迂回包抄,打中国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夜幕渐深,侦察部队的信鸽陆续出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指挥部内众人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终于,一只信鸽扑棱棱地飞了回来,脚环夹层里藏着一张纸条。汤恩伯小心翼翼地取出纸条,上面写着:日军主力部队正向主防线集结,另有一支小部队携带轻型装备向西北方向移动。
众人围在地图前,开始分析日军的意图。李云龙说道:“小鬼子这是想正面强攻,西北方向那支小部队说不定是想骚扰我们的补给线。”史迪奇却有不同看法:“我觉得没这么简单,日军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那支小部队很可能是他们的精锐,想从后方偷袭我们。”
汤恩伯沉思良久,说道:“不管日军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我们都要做好万全准备。通知386团和714团,密切关注各自防区的动向,同时抽调一个营的兵力前往西北方向,侦查那支日军小部队的情况,但不要轻易与敌人交火,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汇报。”
命令下达后,各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夜色中的战场,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息,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而中国军队能否识破日军的阴谋,在这场危机四伏的战斗中守住防线,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