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的夜色浓稠如墨,指挥部内的煤油灯在风中摇曳,昏黄的光晕将俞济时师长的参谋丁晴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土墙上,忽明忽暗。她独自坐在桌前,反复核对地图上的红蓝标记,西线防线如同一条绷紧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就在丁晴咬着笔杆思索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714团的通讯员小张冲进指挥部,满脸汗水,胸膛剧烈起伏:“丁参谋!好消息,我们联系到旅一级的弟兄们了!”
丁晴猛地起身,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她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小张面前,眼神中满是急切:“快说说,怎么回事?”
小张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呼吸:“是这样的!我们的通讯兵在西线南面的山谷里发现了一部损坏的电台,经过抢修,终于和旅部取得了联系。旅部说,他们已经整合了周边几个团的零散力量,正在向咱们这边靠拢。而且,他们还带来了一批急需的弹药和药品。”
丁晴皱着的眉头稍稍舒展,但很快又拧紧:“那358团的消息呢?史迪奇他们到底怎么回事?”
小张摇摇头,神情有些黯然:“暂时还没有358团的消息。旅部那边也在派人四处搜寻,一旦有消息,会立刻通知我们。”
丁晴背着手,在指挥部内来回踱步。片刻后,她停下脚步:“立刻通知王铁山、周卫国来开会。既然旅部要过来支援,咱们得商量个接应的计划,可不能让这支援力量在半道上出了岔子。”
小张立正敬礼,转身小跑着去传达命令。不多时,王铁山、周卫国等人匆匆来到指挥部。王铁山一进门,脸上便难掩喜色:“丁参谋,我听说旅部要支援咱们了?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丁晴点点头,示意众人围到地图前:“没错,旅部带着物资和人马正在赶来。但现在西线局势复杂,日军随时可能有所行动。咱们既要接应旅部,又得守住防线,这担子可不轻。”
周卫国盯着地图,手指沿着路线比划:“我建议在虎头岭设伏。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旅部过来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安排一个营在那里接应,同时设置几道防线,以防日军偷袭。”
王铁山摸着下巴,沉思片刻:“虎头岭确实是个好地方。不过,我担心日军也会想到这一点。咱们是不是得在其他地方也布置些兵力,打他们个出其不意?”
丁晴听着众人的讨论,目光炯炯有神:“铁山说得对。咱们不能把宝全押在虎头岭。小张,你立刻联系715团,让他们在鹰嘴崖附近隐蔽待命。一旦日军出现在虎头岭,715团就从侧翼包抄,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小张迅速记录下命令,转身离去。丁晴继续说道:“周卫国,你带领716团负责虎头岭的正面接应和防守。铁山,714团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各处。大家务必记住,一定要保证旅部安全到达,这关乎着整个西线战局。”
众人齐声应是,眼神中满是坚定。就在这时,一名侦察兵匆匆跑进指挥部:“报告!在距离虎头岭十里外发现日军小队踪迹,正向我方逼近!”
丁晴眼神一凛:“来得倒是挺快。看来日军也察觉到了旅部的行动,想趁机搞破坏。周卫国,你立刻带人出发,按照计划前往虎头岭。记住,不要轻举妄动,等日军进入伏击圈再动手。”
周卫国敬礼后,迅速带领部队出发。丁晴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一切顺利。此时,指挥部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每个人都紧盯着地图和通讯设备,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在虎头岭,周卫国带着716团的战士们迅速进入阵地,他们埋伏在草丛和岩石后,枪口对准日军即将到来的方向。战士们屏住呼吸,眼神中透着警惕与坚毅。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远处终于传来了隐隐约约的脚步声。
周卫国握紧手中的枪,低声说道:“弟兄们,都给我沉住气,听我命令再开枪!”
日军小队小心翼翼地前进着,他们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但并未停止脚步。当他们全部进入伏击圈的瞬间,周卫国大喝一声:“打!”
霎时间,枪声大作,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日军。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懵了,顿时乱作一团。但很快,他们便反应过来,开始寻找掩体进行反击。激烈的战斗在虎头岭上展开,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与此同时,在鹰嘴崖附近待命的715团也密切关注着战局。团长接到命令,一旦虎头岭战斗胶着,便立刻出击。而在指挥部内,丁晴和王铁山紧紧盯着地图,随时准备调整部署。
这场战斗,不仅是对战士们勇气和战斗力的考验,更是关乎西线防线能否守住、旅部支援能否顺利到达的关键一战。西线的夜空,被战火映得通红,每一个战士都在为了胜利拼尽全力,他们的命运,也在这激烈的战斗中紧紧相连。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