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穿越小说>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番第23章 南北两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第23章 南北两派(1 / 1)

工化四年夏,六月初六,北京尚工局的铅玻璃穹顶下,新任掌院陈镜心正对着「黄钟律共振仪」蹙眉。仪器表面的工禾纹锚链浮雕间,南京总院新制的磁石砂滤层泛着幽蓝,与北京炭冶所的活性炭块犬牙交错,恰似南北两派技术官僚互不相让的姿态。

「启禀陛下,」陈镜心将验铅纸呈给工化帝,纸上铅斑分布如棋盘经纬,「南京总院坚持用磁石砂强化滤层,可这玩意儿吸走的不仅是铅毒,还有声纹共振的谐波!」他袖口的尚工局纹章(工禾纹锚链上叠加齿轮)随动作轻晃,与殿外南京总院使节团的橡胶藤花旗形成微妙对峙。

工化帝望着穹顶投下的光斑,想起太上皇工化元年拆分工器监的圣训:「权柄如炭,独握则灼手,分而治之方得久长。」彼时他尚为太子,见太上皇将工器监的铸炮、音律、医药等部门拆成七司,景王掌神户港分院,德王管北美坊,原工器监大匠陈懋留任南京总院,赵小乙掌北京尚工局,以为是「技术封建」的制衡之术,如今方知这棋盘下埋着更深的地脉——太上皇早算出铅毒与地脉共振的隐患,才用分权之法让各地匠人以风土治铅毒,暗合「匠人顺时而动」的古训。

「依朕看,」工化帝转动腕间「地脉磁镯」,镯面铅斑与陈镜心验铅纸上的纹路隐隐呼应,「不如让两派各制滤层,在乾清宫蒸汽钟内实测七日。」他瞥向阶下的淑妃与皇后李氏,前者的荧光藤花纱丽沾着新制的「地脉净化胶」,后者袖口炭纤维正与磁石砂无声相吸。

消息传到南京总院,现任主事徐光启之徒杨嗣昌大笑:「北京那帮炭冶佬懂什么地脉!」他命人在滤层中掺入南洋犀角粉,模仿太上皇当年的驱铅汤药成分,却不慎让磁石砂与犀角发生化学反应,滤层表面结出冰晶般的铅晶花。消息传回北京,尚工局趁机弹劾「南京总院私炼铅晶,意图惑乱地脉」。

工化帝命太子朱常钧与皇长女朱轩媖主持实测。太子带着尚工局的「炭磁混纺滤层」,皇长女抱着总院的「犀角磁砂滤层」,在乾清宫蒸汽钟内展开「滤铅竞赛」。三日过后,钟体铅毒含量竟不相上下,唯有皇长女的滤层里凝结着半粒荧光橡胶珠——那是淑妃偷偷掺入的「作弊神器」,既能吸附铅毒,又能显影监测。

「哥,你的炭块把蒸汽钟熏成黑李逵了!」皇长女指着钟体上的炭粉痕迹笑倒。太子梗着脖子反驳:「你的犀角香害得朕打了三日喷嚏!」工化帝看着儿女拌嘴,忽然想起太上皇当年在南京总院的振脉舱内,也是这般与景王、德王书信往来斗嘴,用技术较量代替刀兵。

最终,工化帝颁布「南北技术协和令」:

1.尚工局滤层主用活性炭,取「炭冶守中」之意;

2.南京总院滤层保留磁石砂,称「地脉纳新」之法;

3.两派匠人互派学徒,美其名曰「炭磁共济」。

陈镜心与杨嗣昌在乾清宫外偶遇,前者递上块活性炭,后者回赠磁石砂,两人相望一笑,竟在台阶上摆起「临时滤层研讨会」。淑妃趁机向工化帝进言:「不如让轩媖的荧光橡胶珠也加入滤层,万一铅毒显形,也好及早发现。」皇后李氏不甘示弱:「钧儿的声纹哨可测滤层阻塞,何不同时试用?」

工化帝望着殿外蒸蒸日上的技术闹剧,忽然想起太上皇临终前的炭包批注:「铅毒如棋局,落子需留气眼。」如今这南北分权、儿女争宠的乱局,何尝不是太上皇预留的「气眼」?当尚工局的炭香混着南京总院的磁石味飘入暖阁,工化帝摸着腕间淡去的铅斑轻笑——或许正如巧太妃所言,铅毒不是仇敌,而是让匠人学会共处的地脉之镜。

是夜,工化帝梦见太上皇在南京总院的振脉舱内微笑,舱体振膜与他的「地脉磁镯」共振,竟在梦境中绘出一幅横跨三大洋的工器舆图。铅晶花在舆图上绽放,每一片花瓣都是匠人相争又相和的剪影。他惊醒时,听见蒸汽钟敲出破音——这一次,南北滤层的共振竟让钟声比往日清亮三分,恰似太上皇当年所说的「杂音中的和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