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穿越小说>擎宋> 第九百二十四章 偷梁换柱的学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二十四章 偷梁换柱的学问(1 / 1)

“是何人在殿外呼唤朕,听其音貌似其状十分凄惨,与朕传进来!”听到外面的凄厉叫声,赵桓高声道。

做太子时,赵桓的日子一直过的战战兢兢,且不说赵桓与生俱来的优柔寡断性格,但做为一国储君的气度与涵养还是有的。赵桓早养成了遇事不乱、不躁的性子。若是赵桓的性子不好,早被被赵佶寻到借口废了太子。

眼底带着喜意,李邦彦瞄了眼乐天,故做急躁状与外面喊道:“还不快些将人抬进来!”

乐天只是笑而不言。

听到赵桓唤自己,那边被本尽皆焚毁!”

李邦彦话音落下,乐天上前一步,以手指着身上的皮甲,大声道:“金人不日便兵临城下,乐某以文人之身披甲以御敌,而李大人身为宰相,现下不思退敌良策,却劝陛下以文罪人兴起了文字狱,其用心何在,实是令人费解呐!”

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李邦彦立时有在道义上站不住脚的感觉。

没等李邦彦开口反驳,乐天继续说道:“我朝有不以言获罪之说,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免。如今外有金人入寇,内有各地生乱、财赋不足国库空虚之忧,陛下现初登大宝,正面临内忧外患,急需稳定人心之际,而你李大人却在天子面前进言以言获罪,让百姓惶惶、无法收拢人心,此举无异于助寇,莫不成你李大人是金人派来的细作不成……”

“乐公爷,你莫要血口喷人!”李邦彦险些一口血喷了出来。

一旁一直不曾言语的唐恪不禁暗自摇头,一时惊讶于乐天的战斗力,二是叹息现下着实不是整治乐天的时机。

而且朝中党争斗嘴,也要讲个天时地利人和。今日乐天一开口,金人入寇与新皇登基的天时、与打人时因为这曹更过于嚣张,有百姓做证的地利便被其占了去,决定胜利条件三要素,三占其二,显然乐天己把据了主动权。

太上皇赵佶当政时,李邦彦能上位执宰,因其外表俊爽,文章双写的好,又会阿谀顺承谄媚才得以上位,并无多少真才实学,又因与支持郓王的王黼生怨,才使李邦彦投向太子赵桓阵营,今日李邦彦能官居执宰,实是投机之幸,并不是因为有真才实学,故在与乐天开怼仅一个回合便败落下来。

见李邦彦在与乐天的辩论中落了下风,耿南仲顶上,拿起案上的一本译出的西方书藉,开口道:“乐公爷,纵是你说的天花乱坠,你这书中的内容有悖朝廷规制,总是不能掩盖的事实,其中列言说什么人人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歪理邪|说,似这般不利于我大宋治于国家的言论,又岂能留于世上,成为生乱的根源?”

耿南仲在东宫任太子詹事,自然是有学问的人,绝非号称“李浪子”李邦彦这类人可以相比的。

至于耿南仲口中所说的人人平等、自|由、民|主、共和,这些主张在古希腊哲学中虽然有一些,但只占有极少的部分,而在大宋传播来的书藉中有关这一块的地方,却被乐天偷梁换柱的挂了羊头卖了狗肉,是被乐天夹杂了大量的个人私货。

自|由、民|主、共和、人人平等,这是在后世十九世纪才喊出的口号,被乐天生生的提早了七百多年,也就是说在十二世纪的书藉里,乐天便开始以自己对后世的普|世思想的理解,大肆宣扬普及后世的理论认知,让老百姓的觉悟提早觉醒。

之所以这样做,乐天并不是无的放矢。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出现了,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电机也出现了,但此时宋人的思想却跟不上工业革命的步伐。正如后世的辫子朝一样,清军有着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当时世上最先近的军舰与字构陷朝臣,排斥异己才是二位大人的真正目的罢……”

“乐公爷莫要血口喷人!”未待乐天的话音落下,李邦彦大怒:“我华夏学问博大精深,异域番邦乃茹毛饮血的愚昧蛮荒之地,番奴之学怎能与我大宋相比?番奴之学又岂能在我大宋传播?”

耿南仲也是挑眉:“乐公爷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等所做所为皆是为朝廷着想,岂又有狭隘之念!”

本书来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