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庸新解和问儒两书,使萧漠在楚朝文人之间,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声望的话,那么待自扰词集一书问世后,却是将萧漠的名气,更加深入到了楚朝普通百姓之间。
毕竟,对那些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并不关心儒家经义出现了何种的演变,那些或优美或绚丽的诗词,才是他们更加注意的。
任何人都没想到,萧漠除了对儒家经义的深厚见识外,竟是还有如此才情。
要知道,想要成为儒学大家,天分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却是多年不懈的苦读苦思,而想要成为一名顶尖词人,最重要的,却是那一份天赐的才情。
而相比较受世人敬重的儒学大家而言,词人骚客,却是更受世人所追捧。
在自扰词集一书中,萧漠所抄袭的皆是后世名词名句,每一首皆有震动天下之力,当它们集合在一起之后,所带给世人的震撼,更是无匹的。
一时间,萧漠再次受到了漫天的赞誉,而因为自扰词集一书,萧漠在声望名气上也彻底压下了张谦之孙张衍圣,成为了众望所归的大楚第一才子
一时间,再次有无数文人纷纷赶到单县前去拜访萧漠,其中更有许多是楚朝文坛的顶尖大家,短短一个月内,萧漠的名气再次传遍大江南北。
一时间,坊市内,街头间青楼内,无数人都在吟唱着自扰词集内的楚词,无论是文人还是平民百姓,皆是以吟唱萧漠所写的楚词为荣。
不经意间,萧漠凭借着中庸新解问儒自扰词集三书,在短短不足一年间,已是成为了楚朝大众偶像。
甚至就连楚灵帝,丞相张谦,也对萧漠多有赞誉,据传楚灵帝更是亲自为自扰词集内的三首楚词谱曲。
至此,萧漠虽然从未与楚灵帝见面,尚远在云州单县,但楚灵帝对萧漠的喜爱,已是朝野皆闻,路人皆知,任何一个人都知道,一待萧漠进入朝堂,马上就会成为楚灵帝的亲信近臣
在另一边,就在几乎全天下之人皆在为萧漠这个名字而瞩目之时,萧漠在高调之余,在生活中却一如既往的保持着低调,每每隐居在单县居所之内,除非是师友或有名望的文人前来拜访,否则却是绝不见人。
练习五禽戏学习四书五经练习书法,每天的生活依旧单调而充实。
对萧漠而言,虽然在不经意间已是有了偌大的名气,但他却并不在意。
因为在萧漠看来,这所有的一切,皆仅仅只是一个计划罢了,只是期望自保而已reads;。虽然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比他想象中还要好,但其中有一半是靠着抄袭之功,并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更何况,此时种种,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罢了。
萧漠很清楚,随着他种种计划的逐步实行,他离那京城,离那庙堂,已是越来越近了,有危机,却也有机遇,两者交融并存着。
~~~~~~~~~~~~~~~~~~~~~~~~~~~~~~~~~~~
对萧漠而言,在州试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最重要的事情,并非他的名气又增加了几许,而是在他十六岁生日的那天,在朱瑞德和萧慎言的商议下,他终于有了属于他的字子柔。
子,是古代之时对男子的尊称,却不是每个男子都可以以此为字的。在古代,字中有子字的男子,莫不是在成年之前就已在某方面有所成就,比如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