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十八年春,北燕京都内,桃花繁盛,春风十里,莺啼燕语,嫩绿渐渐爬枝头。
茶肆酒楼,座无虚席,充斥着各色人物,有风流公子,有官场老爷,有人闲聊家常,也有人洽谈生意。整个北燕京都内,一片歌舞升平,四海安康之景。
北燕皇宫伫立在最繁华的两条大街安武大街和康宁大街的交汇处,而与康宁大街不同的是,安武大街红绸铺盖,一阵春风拂来,红绸飘逸轻舞,在阳光下鲜艳亮丽。安武大街的各处小贩都撤去了生意,为的是让出这条迎亲之道。
安武大街伫立着当朝九皇子的府邸煊王府,而今日正是这位煊王爷迎娶西岐国三公主的正日子。
许多人为了亲眼目睹这盛大繁华之景,都纷纷聚集在道路两旁,黑压压的一片,人声鼎沸,喧哗不止。不一会儿,安武大街的尽头远远传来锣鼓之声,安武大街旁的百姓都伸长了脖子向锣鼓声那边望去,一时间,人潮涌动,水泄不通。
你知道吗听说这三公主是西岐国君最宠爱的小女儿。一茶客坐在安武大街的茶楼,望着底下的无限风光感叹道。
那又有什么办法,西岐输给了我们北燕,只得想出这和亲的法子咯。对面的茶客似是很不在意,安闲地喝着杯的茶。
唉,想必这公主在王府的日子也不好过,之前的茶客连连摇头,毕竟是以战败国公主的身份和亲。
你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帝王家的嫁娶本是一场交易,关咱老百姓什么事。
随着锣鼓声的逼近,只见一队浩浩荡荡的出嫁队伍朝煊王府走来,队伍前有八九个敲锣打鼓的,还有两三个鼓着腮帮吹唢呐,摇头摆脑,当事人还要高兴几分。再后面是一顶雕鸾画凤的八抬大轿,轿子红绸锦缎,流光溢彩,轿子左旁是喜婆,喜婆倒是丰腴,整个人喜气洋洋的,满脸笑的肥肉横起,轿子右旁跟着的是陪嫁丫头,也是一脸笑意。轿子后面是一箱箱的嫁妆,装满了金银细软,首饰被褥,满满几大箱子,一看知值不少钱。红装队伍蜿蜒数里,到一直走到煊王府大门,街道旁的人群目光也随着送嫁队伍一直落在煊王府门口,整个安武街,一片吉祥喜庆。
花轿稳稳地落在了煊王府门口,王府的管家早站在门口等队伍的到来,看见轿子停了下来,连忙去指挥那些抬嫁妆的人,吩咐他们如何如何。而婚礼的当事人暄王爷此时正站在大堂里背对着王府大门。
喜婆笑着颠着跑到轿子旁,掀开帘子,等着王爷来搀扶新娘子,可是,大堂里的那个人却一点也没有回过头来的意思。
一时间,众宾客都有点僵了笑容,喜婆掀开帘子的手也愣在那里,见势头有些不对,便看向右边的陪嫁丫头,示意她搀扶公主下轿,那陪嫁丫头回了回神,连忙走到帘子前,小声说道:公主请。轿子里的人才缓缓将右脚向前伸去,慢慢站起来,倒是颇有几分公主风范。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