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锐想到就干,当天深夜就又一次坐到了广播前,向着整个华中的爱国同胞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广播讲话,表示要率领大梅山独立团七千多官兵南渡长江进入赣北,与薛岳将军的第1军团并肩作战。
不过,为了确保大梅山根据地的安全,尤其是在独立团主力离开之后,大梅山根据地将变得极为空虚,所以希望国民政府能够给大梅山根据地提供十吨洋灰,同时委派一名工程专家,在这,徐锐还特意点名了,最好是唐山工程技术学院的院长茅以升先生,能够前来大梅山根据地领导防御工程的指导工作。
徐锐的这番广播讲话立刻引起了武汉行营的警觉,尤其是现在复兴社已经查清楚了前段时间武汉学生运动的来龙去脉,就对徐锐格外的警惕。
于是,蒋委员长亲自下指示,坚决的拒绝了徐锐的请战要求。
据说蒋委员长的原话是这样的:什么,徐锐要去赣北?他想做什么?他占了皖中还不够,还要再占了赣北不成?不行,坚决不行,这才几个月时间,他的大梅山独立团就从五百人展到了五千多人,要是真让他去了赣北,转眼间他的部队就能从五千多人变成五万多人,我的第1军团还要不要了?
但徐锐又岂会善罢干休,第二天接着广播,并隐隐流露出动全国各地学生以及工人向国民政府逼宫的意味,你还真别说,以徐锐当下的名声,以当下全国民众对他的喜爱程度,徐锐真要是动学生以及工人搞逼宫,舆论上还真能对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形成极大压力,到时候你不同意也得同意。
蒋委员长一看这样下去不行,而且新四军军部那边出面做工作也不管用,便当即绕过三战区以及新四军军部,直接派人联络徐锐,表示:贵部去赣北参战的好意我们就算心领了,赣北的部队还算够用,再说皖中的抗日战场也很重要,贵部不能轻离防区,同时表示十吨洋灰还有委派茅以升先生前来大梅山根据地,倒是可以考虑云云。
徐锐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也就坡下驴,不再提前往赣北参战的事,然后派出了一支运输队翻过大别山去罗田接收了国民政府支援给大梅山根据地的十吨洋灰,这次蒋委员长破天荒没打折扣,说是十吨就是十吨。
跟着运输队一起回到大梅山根据地的,还有当时正在武汉开会的唐山工程技术学院院长茅以升先生。
这一切,都生在六月底。
也就在茅以升先生抵达梅镇的同一天,松浦师团在顽抗了整整七日之后,终于被第七十四军所属的第3o5团攻破了主阵地张古山,师团长松浦淳六郎饮弹自杀,松浦师团从瑞昌开拔时的一万有过介绍,梅镇的口外是一道大峡谷,最宽处宽度过两千米,只有中间的一堵沙桥相通,沙桥的左右两侧就是悬崖,并且与青牛岭、青风岭的余脉相连,狼牙中队凭工具可以翻越这道大峡谷,大部队是绝对无法通过的。
沙桥岗要塞的第二部分,也就是重炮阵地,就设在梅镇入口两侧的悬崖上,居高临下正好可以封锁住下沙桥外的开阔地带,在战时,如果不先摧毁这两个重炮阵地,鬼子甚至都没办法在下沙桥外的开阔地带集结,更不要说动进攻。
为打造这两个重炮阵地,茅以升先生也是煞费苦心,专门挑选青牛岭、青风岭山体狭窄处打了两个隧洞,从山体背面也就是梅镇的方向穿进去,凿穿整个山体,直达另一侧的悬崖峭壁,然后在悬崖峭壁上凿开一个一个的炮位。
最后将炮位的正面用混凝土重新封住,只留一个小孔用来伸出炮口。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徐锐在上次的交易中也还是留了一手,并没有将一百六十多门重炮全部交出去,而是留下了十二门15omm口径的重型榴弹炮,现在这十二门重型榴弹炮正好派上了用场。
有了这十二门重型榴弹炮,再加上这两个坚固到变戊的重炮阵地,鬼子炮兵根本就没办法形成有效的反制,难不成鬼子炮兵还能将炮弹打进几公里外的小孔?鬼子的航空兵也是没辙,高空投弹的话根本扔不准,俯冲投弹?直接撞悬崖上了。
要想破解这两个重炮阵地,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内部击破。
所以,针对重炮阵地的这个弱点,茅以升先生设计了沙桥岗要塞的第三部份,要塞第三部分就是散布在梅镇入口两侧青风牛岭、青风岭上的大量的碉堡工事,这些工事无法阻止日军重兵集团的进攻,却足以阻止小部队的渗透。
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环死扣,有朝一日,这个沙桥岗要塞正式建成,鬼子基本上就别再想从正面攻进大梅山。(未完待续。)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