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穿越小说>世子稳重点> 第682章 最后血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2章 最后血性(1 / 2)

第682章最后血性

如今是将星凋零的时代。

不仅是大宋缺少名将,辽国同样也缺少名将。

大宋缺少名将的本质,是重文轻武的政策,极大地压抑了权贵和民间的人才。当人人以“武”字为耻时,这个国家不会再出现英雄了。

而辽国并不轻武,它缺少名将的本质,是辽国已经烂到根子上的朝堂,权贵士大夫阶层的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国力的颓败,普通将士上升通道的堵塞等等。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耶律淳屡战屡败,却依然没被彻底罢官问罪,仍然让他当这个南京留守。

因为如今的辽国已经无人可用了。

耶律淳尽管打过几次大败仗,可他终究是皇室宗亲,忠心方面没有问题,更何况耶律延禧曾被宋军所俘,也是耶律淳积极营救,仅凭这件事,耶律延禧便必须要重用他。

所以耶律淳这个南京留守不仅没有被罢免,耶律延禧反而还给他加封了一个“彰圣军节度使”的官职。

此刻的耶律淳坐在留守府里,看着府里官员差役来来往往搬运物件,耶律淳的心情十分低落,垂头坐在椅子上不言不语。

燕云十六州,终究没能守住。

或者说,辽国根本没有守,与宋国一次谈判后,便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宋国,包括他就任的南京析津府。

如今宋国方面已派人送来了书信,令他赶紧收拾行装,准备与宋国官员交接,并且所有辽军退出析津府。

河间之盟后,两国疆界重新划定,如今的宋辽疆界在析津府以北一百里外,南京这座繁华的城池,很快就不是辽国的了。

耶律淳满心不甘,他不想走,不愿走。

他更痛恨上京朝堂的君臣,辽国竟堕落至此,连基本的反抗勇气都失去了,就这样把大好江山让给了宋国。

听到宋辽签下河间之盟的消息后,耶律淳又急又气,数次向上京上疏,请求监国太孙耶律延禧三思,燕云十六州是战略要地,绝不可失,否则将来宋国若撕毁和议,挥师北伐,辽国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数次上疏,数次被驳回。

耶律延禧最后给了他一封亲笔信,措辞十分严厉,勒令他马上整顿兵马,放弃燕云的所有城池,率燕云境内所有辽军撤回。

然后耶律延禧语气渐温和地问他,如今宋军战力无敌,火器犀利,辽国若死守燕云,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算付出了这些代价,最后的结果真能守住吗

既然守不住,不如保存有生力量,放弃燕云,收缩兵力,在与宋国停战以后,辽国变法图强,厉兵秣马,社稷国祚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耶律淳看到最后不由哑然。

最纠结的地方就在这里了,放弃又不甘心,打又打不过,仔细想想,上京朝堂的决定其实没错。

理智的做法只能是放弃燕云,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到未来的变法图强上,只不过这种理智的决定,已全然放弃了国家的尊严和气节。

耶律淳只能遵从,于是下令留守府官员和驻军收拾行装,准备撤离析津府。

曾经辉煌繁华的辽南京,如今城里城外一片兵荒马乱。

宋国即将接管析津府的消息传遍了全城,城内官员百姓仿佛天都塌了,各种谣言传闻随风而起。

什么宋军进驻后必然屠城,什么年轻女子不论美丑,皆会被宋军充为营妓,日夜遭受凌虐,什么城内无论贫富,家产都将被宋军抢掠。

各种传闻沸沸扬扬,整个析津府都慌了,留守耶律淳和守军还没出城,许多官员和百姓就已收拾了行李,仓惶地往北逃窜而去。

南京留守府内,行李也被收拾得差不多了,满满装了几十辆大车,耶律淳神情落寞地起身,黯然叹了口气。

正要抬步出门,却见一名武将匆匆行来。

耶律淳一怔,勉强挤出了一丝微笑。

这名武将很年轻,大约不到三十岁,身形特别魁梧壮硕,一把络腮胡子遮住了脸上的五官,却仍能从他眼中看出肃杀精锐之气。

武将名叫萧酬斡,十四岁时尚越国公主,是辽国的驸马都尉,辽帝耶律洪基对这个女婿十分喜爱,在萧酬斡十八岁时,便封他为兰陵郡王。

母族因涉宫闱争斗,萧酬斡被波及,被流放乌古敌烈部,直到最近耶律洪基身体不行了,想起了昔日疼爱的妃子和驸马,于是一纸令下,将萧酬斡从乌古敌烈苦寒之地召回,送往南京析津府任副统军。

萧酬斡来南京就职才短短两个月,结果上京一道圣旨,所有驻军撤出燕云。

萧酬斡还不到三十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想到辽国竟如此无能,对宋军毫无抵抗便放弃燕云,越想越气,于是跑来责问南京留守耶律淳。

耶律淳对这位少年将军也是颇为喜爱的,这位可不是什么绣枕头,实则非常骁勇善战,人家就算流放乌古敌烈苦寒之地,也为辽国扫平渤海族叛乱,立下赫赫战功。

若是辽国朝堂决定死守燕云的话,这个萧酬斡必然是辽军帐前第一先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