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风城,绵江似一条灵动的碧玉带,蜿蜒贯穿整座城市。
阳光倾洒,江面波光粼粼,往来商船扬起的风帆如点点白鸥,旅人穿梭其间,喧闹的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彰显着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与繁华喧嚣。
绵江作为贯通南北的关键交通要道,不仅承载着物资的流通,更维系着城市的命脉与希望。
然而,近日一则惊人消息如风暴般毫无征兆地席卷而来:
敌北城外竟凭空出现了一座大阵。远远望去,猎猎作响的旗帜仿若狰狞的兽牙,在风中肆意舞动,隐隐有肃杀之气弥漫开来,令人毛骨悚然。
这消息一经传出,平静的虎风城瞬间炸开了锅,人心惶惶,仿佛一颗巨石狠狠砸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汹涌巨浪。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恐惧与担忧在人群中迅速蔓延。
此刻,王耀在南军营帐之中。营帐内,气氛凝重得好似能拧出水来,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南军统领眉头紧锁,来回踱步,脚步声沉重而急促,彰显着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王耀则神色冷峻,双手抱臂,站在一旁,目光坚定却又隐隐透着一丝忧虑。
局势如紧绷到极致的弦,仿佛下一秒就会断裂,战争一触即发。
李府的正厅内,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尽显奢华与庄重。
李方端坐在府主之位,身姿笔挺如松,周身散发着冷峻之气,犹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巍峨山峰。
他面容刚毅,轮廓分明,听闻大管家匆匆来报有故人求见,剑眉微微一挑,那锐利的目光仿若能洞悉人心,冷然看向大管家,口气平和缓缓问道:
“我的故人,一位小姐姐,叫什么名字有没有说?”
大管家心里猛地一沉,暗自叫苦不迭,瞬间意识到自己差点犯了大错。
如今已是李府主当家,怎能还按以往旧习惯应对?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冷汗顺着额头不断滑落,带着一丝惊恐,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
“回府主,是一位姓杨的故人,她说是有紧急军情要上报,我不敢阻拦!”
李方听后,陷入短暂思索,目光深邃如渊,沉稳说道:
“哦,我知道了,把她请进来吧!”
不多时,杨锦瑶莲步轻移,身姿婀娜地踏入府中。
她一袭淡蓝色罗裙,裙摆随着步伐轻轻摇曳,宛如一朵盛开在春日里的幽兰。
她一进门,便看到李方正专注地处理公文,周身气场强大,仿佛整个空间都被他的气势所笼罩。
刚想开口,眼尖的她注意到管家轻轻咳嗽了一声,心中顿时警觉,暗自忖道:
“咦,有情况!”
她瞬间明白,这其中必有隐情。
于是,她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笑容,犹如春日暖阳般温暖,说道:
“李大人,我是杨锦瑶,先前曾与大人有过两面之交,没想到再见到李大人时,已经是今非昔比呀!”
李方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温和的微笑,犹如春风拂面,介绍道:
“锦瑶呀,原来是你,我还说是哪一位故人,这位是圣主爱女宝应公主殿下!”
李方一边介绍,一边在心里暗自想着:
“这两个女人碰在一起,可有的热闹了,就像五百只鸭子再加上五百只鸭子,让她们自己对付吧!”
杨锦瑶一听是宝应公主,瞬间恍然大悟,明白了老管家咳嗽的深意。
她立刻施展起自己的口才,小嘴像抹了蜜一样,甜言蜜语脱口而出:
“宝应公主殿下好美呀,这身衣服真漂亮,只有京都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有这样好看的衣服出品,公主殿下这样的美貌只让这衣服显得有点寒酸了!”
宝应公主自幼在钦天监那帮男人堆中长大,平日里听到的夸赞大多是关于学识技能,对于服饰打扮很少有人提及。
此刻,听到杨锦瑶这般夸赞,她原本带着一丝怒气的圆圆脸蛋上,顿时笑逐颜开,眼睛弯成了月牙儿,说道:
“是真的吗?我这不就是普通的一身常服吗?”
杨锦瑶见势,继续说道:
“公主殿下,你美貌如花,这衣服可也是出自大家之手,两相映衬才让这屋子满壁生辉,是吗,李大人赞同我说的吗?”
说着,她看向李方,李方正紧紧抿着嘴角,似在强忍着笑意,眼中却满是欣赏。
宝应公主也眨巴着大眼睛,那眼睛犹如清澈的泉水,满怀期待地看向李方。
李方笑着回应:“漂亮,非常赞同,你来找我不会是为了夸宝应公主的吧?”
这一番回应,让宝应公主微微一乐,对杨锦瑶的敌意也随之烟消云散,仿佛春日里的冰雪,在暖阳的照耀下迅速消融。
杨锦瑶接着说道:
“刚才光看到如此漂亮宝应公主,一下子都忘记了这事,不是你提起来,我可就要误了大事了,这可全是漂亮惹的祸呀,是不是公主殿下!”
宝应公主笑着说:
“嘻嘻,锦瑶姐姐说话很好听哟,这军情我方便听吗?”
说着,她看了一眼李方,那眼神仿佛在警告:你小子可不要不识趣。
李方心领神会,对一旁的冯管家轻声吩咐道:
“冯管家,你守在门外,闲杂人等不得进入。”
冯管家感激地看了一眼杨锦瑶,然后退了出去,脚步轻盈,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
李方指了指一边的椅子,那椅子雕刻精美,线条流畅,笑着对杨锦瑶说:
书本网